![]() |
“ | 如果有规则妨碍你恰當地改进或维护维基百科,请忽略该规则。 | ” |
——Wikipedia:忽略所有规则 |
“ | 規則多是為了打破而造,且常使懶惰者隱躲其後。 | ” |
——麥克阿瑟[1] |
“ | 规则是為蠢才制定的。 | ” |
——佚名(常被教练/激励大师使用) [2] |
“ | 要尽一切可能打破常规,而且要漂亮地、有意识地、出色地打破常
规。这是他们存在的一大结局。 |
” |
——Robert Bringhurst[3] |
“ | 法条更多是你们所说的“指引”,而非实际规则。 | ” |
——巴博萨船长[4] |
“ | 规则是防止儿童堕落的唯一壁垒。 | ” |
——德·斯戴尔夫人[5] |
在为维基百科做贡献之前,你并不需要阅读任何规则。如果你按照常理行事,那么你通常都会是正确的;即便是错的,也不要紧张。因为即使是最糟糕的错误也是很容易纠正的:页面的旧版本仍然保存在页面历史中,可以复原。如果其他人不同意你的编辑,他们一般会和你深入且有礼地讨论,并找出解决之道。所以不要担心。大胆去做,享受建立这一自由百科全书的每一分钟。
忽略所有规则是维基百科上最久远的规则之一,于2001年由拉里·桑格提出。最初的版本[6]和现在的版本有所不同。当时的版本是:“如果某项规则让你感到恐慌和压抑,不再希望参与维基,那么可以完全无视它,自行其是。”
要注意到忽略所有规则是允许的,但它和故意破坏规则之间有着微妙但重要的差别。在忽略所有规则之前,要仔细区分其中差别。
对待规则,有着教条遵守和灵活运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逐字逐句、刻板地、严格地、不分场合地使用规则,是教条遵守……自然地、带有评判地、分场合地、不拘泥于字句地适用规则,是灵活运用。
忽略所有规则——包括本规则。
虽然名为“忽略所有规则”,这并不意味着要破坏其他规则。它的目的是防止规则破坏我们的工作:建立一个自由的百科全书。同这一目标相比,规则微不足道。如果它们能够帮助实现此目标,那很好。如果它们阻碍到目标实现,那么应当立即被忽略。
维基百科有很多规则。你不必了解并遵守每一项规则,在很多情况下进行编辑只需要使用常识。太沉迷于规则可能会让你视角狭窄,因此有时候需要忽略所有规则。即便某一编辑“违反”了某一规则的字面涵义,它仍然可能是有益的贡献。同样的,如果只是某一书面文件中没有禁止某一事物,甚至明确表明允许该事物,并不意味着在某些特定环境下是明智之举。规则的目的远胜于措辞。编辑者要加以甄别。
为什么“使用常识”不是正式方针?因为并不需要:它是一个基本原则,远超过任何方针。
当形成某一立场或解释某一行为时,要根据已有的共识、社群基本原则、百科全书的利益作为立论之基础,而不是你的个人常识。叮嘱他人“只需用常识思考”很可能被看作是在侮辱对方。如果在某一特定情形下,你认为按照字面意思遵守某一规则会损害维基百科,或者做一些技术上说来规则允许的事情只会破坏规则,那么与其告诉反对者使用常识,不如将重点放在解释为什么在该情况下忽视规则可以改进维基百科。
注意不要过分使用该原则。尽管你可以用这种理由解释自己行为,“在我看来这是常识”,要注意的是应当尽量避免暗示其他编者缺乏常识,否则可能被视作失礼行为。维基百科人遍布全球,具有不同的民族、宗教、政治、文化和思想背景,因此对于包括从科学到卖鞋在内的所有事情观点都会大相径庭。其他编辑者很可能对词语和概念的意义、价值有着与你截然相反的看法,因此尽量完整地表达自己的理据。引用方针与指引比起诉诸常识更为有效。
Ces règles ne sont que des barrières pour empêcher les enfants de tomb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