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格式手冊 |
---|
以下灰字並非正式指引,僅供參考 |
法律
|
音樂
|
本頁的目的,是為電腦科學、軟體、網際網路及資訊科技等領域之條目提供基本的格式指引。在遵循此指引的同时,也应该遵循格式手册的其它方針與指引。
在編輯與電腦科學相關公司、產品或服務之商標名稱時,請遵照維基百科的商標相關方針與指引。
維基百科不是字典。使用者應盡量將相同性質之科技相關術語或產品整合為較完善、優質的文章,而不是建立大量的小作品。
任何介紹產品的條目皆應包含其開發背景及版本更迭。但是,維基百科不是目錄也不是資訊收集處,因此不應將該產品的每一次更新或版本更迭全部列出。基本上,只需要包含一定程度的資訊,能讓讀者大致了解該產品的演進歷程即可。如需列出产品的所有版本,可以在维基数据处编辑对应数据项的“软件版本”属性。
同時,也不要直接將產品諸多特色以列表形式呈現,因為表列的資訊可能會過期,或因為協助廣告或宣傳嫌疑而遭到移除;另外,請儘量不要使用模稜兩可的時間詞,如「近年來」及「今日」等。
大多數的軟體供應商會使用兩種方式為產品系列中的某一特定版本命名:
不過電子遊戲業界則不同。大部分的電子遊戲標題中帶有的數字,是用以表達前作及續作之間的關係,而不只是單純的版本號。例如,《超級瑪利歐兄弟3》跟《超級瑪利歐兄弟2》為前後作關係,是兩款完全不同的遊戲。不過有些時候電子遊戲發行商仍會使用版本號以區別特定更新版本,例如《終極動員令:紅色警戒2》v.1.008就單純只是《終極動員令:紅色警戒2》的更新補丁而已。
在描述產品時請儘量使用其最常使用的名稱,如應使用Windows XP而不是Windows 5.1或Windows NT 5.1。另外,請不要混用版本號及特定名稱,如應避免使用Windows v6.0或Windows 6指代Windows Vista。同時,維基百科也禁止自創縮寫。
服務包是程式的更新、修復和補丁的合輯,基本上以獨立安裝套件之形式發布。使用者在編輯相關條目時,應清楚區分服務包與產品用詞。
在描述服務包本身時,應列出該服務包之全名,例如:
在描述已安裝服務包的產品時,建議使用「(已)安裝『服務包名稱』的『產品名稱』」,例如:
此外,在有需要時,可將軟體版本號簡寫,例如:
請儘量只使用上述其中一種方式撰寫條目。若過度混合使用,將導致不熟悉科技術語的讀者無法區分服務包及產品兩者之間的差別。若引用來源中同時使用多種描述方式時,請盡量減少文章中的用詞差異,並詳細描述每一用詞所指對象。
在撰寫電腦相關條目時,請謹慎使用「x86」一詞,因為其定義可能根據文章性質而有所不同。廣義的x86是指由英特爾首先推出,其它廠商隨後跟進研發的一種中央處理器指令集架構。x86又根據所使用的位元組字長不同,分為採用32位元架構的IA-32與採用64位元架構的x86-64,其中IA-32因其高普及率成為「x86」的代名詞。不過,在撰寫條目時,仍應將用詞區分清楚。
正確用法 | 錯誤用法 | 備註 |
---|---|---|
「此程式支援IA-32及x86-64架構。」 | 「此程式支援x86及x86-64架構。」 | 由於x86-64本身為x86架構分支之一,將兩者並列即屬畫蛇添足。 |
「此程式支援IA-32架構,但不支援x86-64架構。」 | 「此程式支援x86架構,但不支援x86-64架構。」 | 由於x86架構中已包含x86-64,使此段描述自相矛盾。 |
「此程式支援IA-32、ARM及PowerPC架構。」 | 「此程式支援x86架構。」 | 儘管x86、ARM及PowerPC屬於相同層級且互不相容的硬體架構,將其並列理論上並無不妥之處;但由於「x86」一詞本身有多重涵義,在沒有特別指明整個x86架構皆包含在內的情況下,應將詳細的分支架構列出。 |
請勿使用任何關於位元組字長,如「32位元」、「64位元」等用詞描述特定軟硬體架構。由於這些用詞之定義過於模糊不清,若使用容易造成讀者誤解。
在多數情況下,32位元及64位元分別是指採用該長度位元組之中央處理器架構中最常用者,即IA-32及x86-64(又稱x64)。但由於兩者皆不是唯一採用32及64位元的架構,因此不能用以代稱「32位元」及「64位元」中央處理器。在撰寫條目時,應清楚列明特定架構名稱。
正確用法舉例:
錯誤用法舉例:
請使用「Linux」而非「GNU/Linux」描述以Linux核心為基礎的作業系統。GNU/Linux一詞應僅用於描述特定作業系統和部分Linux發行版。
儘管自由軟體基金會建議使用GNU/Linux為Linux的標準譯名,但維基社群基於名從主人原則,在參考諸多可靠來源及長時間的多方討論之後,決定否決自由軟體基金會之主張,選擇以Linux作為維基百科內的通用譯名。
在維基百科中,任何主張都必須有可靠來源佐證,包括軟體的發售時間、大小、支援語言及開發時所使用的程式語言等。有些主張看似「不必證明」,因而容易被編輯者所忽略,包括「支援多種語言」、「以C++語言撰寫」及「在Windows環境中開發」等。
請不要刻意在條目中使用贅詞或艱澀難懂的字彙。維基百科的目標是讓讀者閱讀資訊時感到舒適,而不是成為線上權威學術期刊。若無必要,請勿使用罕用或具違和感的同義詞,因為沒有必要。
常見情形如下:
請避免使用過去式描述具有存在事實的事物。
錯誤用法舉例: System Software 6曾是由蘋果電腦開發,並曾發行於麥金塔平臺上的作業系統。
上述用法會讓讀者認為System Software 6這個作業系統現在已經「不是由蘋果電腦開發」、「不是發行於麥金塔上」了;但事實上作為已經發售的作業系統,其開發者及發行平臺皆已成為既定事實,並不會隨時間經過而改變。若必須要表達該事實已經發生,則應使用適當的年代表述。
正確用法舉例: System Software 6是由蘋果電腦開發,並於1988年4月發行在麥金塔平臺上的作業系統。
命令行范例指的是一段程序或者shell命令的具体用法,用户可以将其输入计算机终端或者命令提示符运行。本章节描述这些范例,以及其他命令行内容的格式规范。
当提供命令行范例时应当保持清晰和简单。这不仅会显得更专业,同时也防止读者产生困惑。下面的指南界定了什么是清晰,简单的范例。
<code>
(有时要配合<nowiki>
)。对于多行的代码块,应该使用mediawiki语法,在行前加一空格;或者也可以使用<pre>
生成不带维基文本支持的代码块。对于Unix shell,也可以使用<syntaxhighlight>
的lang="shell-session"
高亮。(提示符) command parameter-name
(提示符) command parameterName
(提示符) command parameter_name
(提示符) command parametername
(提示符) command parameter0 [.. parameterN]
(提示符) command [parameter ...]
目前最常见的DOS平臺是Windows平臺下的MS-DOS。因此,仅在MS-DOS下适用的例子一般不需要特别说明。但是,如果该实例仅针对某个特定版本的MS-DOS,那么应当标明相关信息。如果已知其他的DOS平臺下该范例有不同的效果,也应当加以说明。 适用于DOS命令行的例子应遵循下列额外的指导方针:
为一个命令提供输出范例是一种保守的做法。这种情况下应当给出在终端中实际键入的完整的命令和所有的参数。命令的输出因此将只依赖于运行环境和其他变量。依顺序使用标签pre
nowiki
可以确保输出文字的格式正确。
> DIR [options] [pattern ..]
> MOVE.EXE source target
$ ls [options] [file ..]
# mkfs [-t fstype] [fs-options] device
$ wget [options] 'URI'
$ if command ; then command ; .. ; fi
在csh/tcsh中:
% if (expression) then command ; .. ; endif
$ df -P Filesystem 512-blocks Used Available Capacity Mounted on /dev/hda2 39331760 7398904 29834768 20% /
按照方针,维基百科不是教程,也不是未经筛选的例子收集处。编者应该将页面上已有的冗余代码全部移动至维基教科书的相关页面。
p[++i]=xxx;
),请在维基教科书中详细介绍此类代码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