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到底是20世纪还是21世纪?要求确认民国、年号、天皇等特殊纪年的使用范围
from 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
在将中华民国国旗和明朝进行条目评选时,有维基人认为使用「民前」一词有违中立,甚至是所谓的「中华民国本位」。而也有维基人认为使用年号纪年不甚方便,希望加增公元纪年。在此建议对这类特殊纪年方式的选用范围与中立性提出标准。我的意见是:
- 在与中华民国有密切关系的条目中(如中华民国国旗、中华民国历史),民国纪年优先,采用:民国75年(1986年)这种格式。而晚清史中如果有与中华民国密切相关条目的(如辛亥革命),民前纪年、满清年号、公元纪年都是平等的纪年方式,使用任何都是正常的,不有违中立的。因为当一个中国传统条目大肆使用公元纪年才是真的不中立。
- 中国朝代类条目、中国帝王类条目、中国古代史类条目。年号纪年优先,公元和农历纪年次之。采用:洪武廿一年(1389年)这种格式。
- 与日本有关条目,天皇纪年优先。如:昭和61年(1986年)
- 其它条目(除北朝鲜外,因其采用主体纪年。以及使用特殊历法之国家地区。如泰国、阿拉伯世界等),均采用公元纪年。
- 以上内容即使成为方针,也非强制性,作者有权利使用任何一种方式纪年,以上只是推荐格式。--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1:29 2007年1月16日 (UTC)
- 我想在一個都市裡,大家會說╳╳路╳號,不會用座標。在特定的脈絡裡,用特殊的紀年系統並不是壞事。我甚至很排斥隨便亂轉換中國農曆到西曆。歷史上各文化曆法更換過很多次。如果不是真的懂曆法,換算恐怕會有很多錯誤。我怎麼知道周貞定王元年晉攻鄭就一定是 468 B.C.?有些轉換只能當參考。 -- Toytoy 04:56 2007年1月16日 (UTC)
- 我不明白为什么“其它条目(除北朝鲜外,因其采用主体纪年。以及使用特殊历法之国家地区。如泰国、阿拉伯世界等),均采用公元纪年。”既然与中华民国和中国历史有关的条目用各自的特殊纪年,其他条目也应该可以用各自的特殊纪年,否则才是不中立。另外,清朝没有结束,还是应该用清朝的年号纪年 --百無一用是書生 (☎) 05:48 2007年1月16日 (UTC)
- 支持书生的意见。只要某地区施行的是已知的历法,就应该用当时当地的历法纪年。但对于不太熟悉的纪年,应该考虑在括号中加入公历作为参考。对于熟悉的纪年,比如中国历史上的年号纪年,理想状况是建立单独的类似XXXX年的条目,如果没有条目,暂时重定向至公元年份条目。中国历史的年号纪年是不是都开始于“春节”?如果是这样,则严格来讲公历的某某年和年号某某年并不一一对应,所以不能说光绪二十六年就是1900年,而应该是光绪二十六年是1900年春节日期至1901年春节日期。比如一个发生于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的事件,实际上发生时间可能是公历1901年。所以我说理想状况是独立成立条目。-下一次登录 11:36 2007年1月16日 (UTC)
- 至于民前纪年,我认为对于中华民国的相关事件可以使用,但应该是辅助性的。类似的,我们还可以使用诸如汉前纪年,用以辅助汉朝相关历史事件的说明。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有一个参照,比如说汉前5年,读者就知道离汉朝建立还有5年,对于汉朝相关的历史事件,这样比用秦朝纪年更具有相对性,更清楚。-下一次登录 11:41 2007年1月16日 (UTC)
- 反对使用“xx前xx年”(除了公元前),个人认为这属于原创研究。--Isnow 11:53 2007年1月16日 (UTC)
- 本来我们在这里讨论“使用什么纪年”就是原创研究,除非我们引用比如中国大百科全书使用了某某纪年,作为我们使用某某纪年的依据。-下一次登录 00:00 2007年1月17日 (UTC)
- 我認為曆法與今日不同者依原始文獻如實記錄為宜,避免換算誤差的爭議,後面則可以括號記載西元換算,以為參考之用;曆法與今日相同者因無換算誤差問題,可由撰寫者自行選擇,保持條目內的一致性即可。--
百楽兎 13:35 2007年1月16日 (UTC)
- 支持,不过有一个问题,比如
- 对于使用非格里历纪年的地域历史或地域,使用当时当地的纪年,在括号中辅以格里历纪年,例如: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或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非格里历纪年可以使用中文数字或阿拉伯数字,但前面要加入年号或其他前缀,不能仅仅将“xxx年”作为链接,比如:不得使用 光绪 26年,以免引起混淆。另外,如果有多个纪年或者纪年情况复杂,则也可以直接使用格里历纪年。
- 对于世界性的历史或没有其他纪年的地域历史,直接使用格里历纪年,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于1945年。-下一次登录 22:16 2007年1月19日 (UTC)
- (!)意見:我完全支持user:长夜无风的看法,希望无论如何都一定要保留格里历纪年。各位想得太简单了,除了民国纪年和日本今上天皇纪年还有人可能直接明白是指的哪一年以外,谁能知道某某年号某年是指的哪一年?何况中国历史上的年号纷杂之极,除了主要君主(很可能是好几个并存!)以外,农民首领也经常自立年号,而许多君主即位还不改元,或一年多元,我们要费多大力气去说明?难道发生一件事就写上:“XX君主XX年,XX君主XX年,XX君主XX年”?何必为了追求某个目的就去搞这些纪年?如果真像各位所说把其他国家的纪年也算上的话,更是无法想象;伊斯兰纪年还好弄一些;使用儒略历的国家,并无年号,可是其历法却很有可能使发生在格里历N年的事,发生在儒略历N+1年。蒙古西征时,突厥人和蒙古人用的是“十二生肖纪年”(“鼠儿年某月某日,...)!罗马人用的是罗马建城纪年!印度用的是摩奴纪年,那么我们在写到印度的事时,还得注明:“现在是第5个摩奴期,....”.....我们真的要去处理这些东西?!需要历法专家来吗?!--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2:38 2007年1月20日 (UTC)
- Douglasfrankfort,我上面的提议没有任何删除格里历纪年的意思,而且只是提议在有(或者有用户明白)其他纪年的情况下优先使用当地当时的纪年,而且一定要保留格里历纪年。或者是我没有说清楚?在第一条后面又加了一句。-下一次登录 05:43 2007年1月20日 (UTC)
- (!)意見:除年號或特定的曆法條目外,支持
from Wikipedia:互助客栈/其他
- 農曆十二月各日子的條目,例如十二月初一,為甚麼條目名稱是「十二月」,內文和內部連結卻是「臘月」?是否應該統一使用「十二月」?
- 粵語維基百科正為各閏月日子建立條目,中文維基百科反而仍然沒有,是否應該跟隨?這能夠迅速地為中文維基百科增加三百多個條目。 Pm830 2007年6月15日 (五) 07:26 (UTC)
- 我記得以前曾就使用「十二月」還是「臘月」有過討論,共識是選用「十二月」,因此(+)支持統一使用「十二月」。此外,我也不反對就各閏月日子建立條目,正如2月29日也有自己的條目一樣,只是怕有人以「重要性不足」提刪罷了。 -- Kevinhksouth (Talk) 2007年6月15日 (五) 07:56 (UTC)
- 重要性不足,農曆要找出每一天都有足夠的內容來撐版面,實有困難。但新曆的每一天則可考慮以收錄歷史上的今天的方式來撐版面。P1ayer 2007年6月15日 (五) 08:19 (UTC)
- 中國古跡記載的日子均為農曆,要補充並非不可行,只是工程巨大,要花很多時間整理。但當完成後,相信便成為全球首個以農曆排序的「歷史上的今天」(我不認為之前會有人做過這樣的工作),具有實用價值。因此,我不反對先將所有農曆日子全數建立。 -- Kevinhksouth (Talk) 2007年6月16日 (六) 03:23 (UTC)
- 农历各日主要是我创建的,但是我并不赞成设立闰月各日,因为相比起2月29日来说,闰月各日出现的几率实在太小,以19年7闰的大致推算来说,每个闰月各日需要等30多年才会出现一次。金翅大鹏鸟(talk) 2007年6月16日 (六) 13:11 (UTC)
- 我也認為統一使用「十二月」較好呀,但要修改30個條目,很花時間,有bot能夠代勞嗎?另外,大家不支持為各閏月日子建立條目,真是可惜了,但至少也可以將各閏月日子建立重定向吧,例如將閏五月初四重定向到五月初四。 Pm830 2007年6月18日 (一) 15:27 (UTC)